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楊浩賢:精益求精,做有溫度的胸外科醫生 | 2022-07-18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news.ycwb.com/2022-01/19/content_40525039.htm" 電話接通了,略帶沙啞的聲音通過電磁波傳過來,夾雜著幾聲咳嗽。已經是晚上10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胸外科主任醫師楊浩賢結束一天的手術,驅車回到家,才有空與記者通話。這天是星期一,從晨光熹微到星光閃爍,楊浩賢共做了6臺手術。術后探視完病人,收到患者家屬發來的短信,感謝他和團隊的認真付出,并表示非常有信心面對未來,“疲倦一掃而空”,他語帶欣慰。作為國內較早開展機器人手術的胸外科醫生之一,2018年至今,楊浩賢帶領團隊已主刀完成約500臺機器人胸外科手術。為了推廣新技術,服務更多患者,他經常連軸轉。上周四完成手術后連夜赴深圳指導一家醫院開展機器人手術,周六去東莞講課,周日又到惠州支援3臺肺癌手術。連日的奔波,喉嚨已經漸感不適,卻一直沒來得及好好調整,“能幫助別人并得到認可,我感覺再辛苦也值得。”▲楊浩賢與手術機器人共舞2019年5月,美國胸外科醫師協會(STS)機器人外科研討會舉辦了一場機器人胸外科模擬手術大賽,來自世界各地的40多名青年專家在此一較高下。比賽采用的機器人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第四代機器人手術系統,在美國已是主流產品,但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楊浩賢能行么?答案是:行!“99.7分,第一名!”經過激烈的角逐,世界機器人外科手術引領者、布朗大學的AbbasE教授和匹茲堡大學醫療中心的I.Sarkaria教授共同宣布,楊浩賢是“世界冠軍”,并一起為其頒發了冠軍證書。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中國外科醫生風采,掌聲雷動,鮮花簇擁而來,但楊浩賢十分清醒。回想25年前,這位從1400多年歷史的山東青島小城即墨走出來的青年專家說,決定學醫是因為“做醫生很具體”,“我當時眼界不大,只是覺得與其他專業相比,我知道醫生能做什麼。”抱著這樣一個實在的念頭,1994年,楊浩賢考取中山醫科大學,被分到臨床醫學全英班。從家鄉青島到廣州,火車要開50多個小時,從黃海邊出發,跨過黃河、長江,一路晃晃蕩蕩到了南海邊,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開啟了一段新奇的人生旅程。在校園里,楊浩賢學習勤勉,成績優秀,臨近本科畢業時決定讀研深造。20歲出頭的小伙,敢拼敢闖,認為外科最具有挑戰性,就決定往這方面深耕。為了確定報考哪個科室,他專門跑到中山大學腫瘤中心看宣傳欄上的專家介紹,“一看排在最前面的是胸外科專家,于是我就報考了胸外科的研究生,師從知名肺癌專家吳一龍教授。”楊浩賢是碩博連讀,博士畢業時,應聘到上海市肺科醫院工作。這家醫院創建于1953年,以呼吸系統領域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危重疾病等為診療特色,是我國胸外科領域的領頭羊之一,手術量在國內數一數二。在這里,楊浩賢專注肺部疾病,打下了扎實的臨床基礎。4年后,他又回到廣州,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師從知名胸外科專家傅劍華教授。“進入新時代,我不想簡單重復前人道路。”在臨床實踐的時間長了,楊浩賢越來越體會到,普通微創手術已經達到一個瓶頸,要想突破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的力量,2010年,他決心到大西洋彼岸學習更先進的技術。▲2019年5月,楊浩賢在第四代機器人胸外科模擬手術大賽中榮獲冠軍過程并不順利,最初他申請的是國外留學獎學金,但審批時間長。后來,國家留學基金青年教師出國研修計劃在高校選拔人才,要求申請者提交出國研究計劃,楊浩賢的題目與機器人肺癌外科相關,一個代表肺癌外科發展方向的國際前沿領域。申請在2013年批了下來,一年后,楊浩賢漂洋過海,進入世界腫瘤學殿堂和高級人才培養基地——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學習。一進去,楊浩賢就被震撼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18個設備齊全的手術室,其中7個已經配置了機器人。主刀醫生不必直接接觸患者,甚至不用穿手術服,而是坐在操作臺前,通過傳感器將操作指令精準地傳給機器人,機械臂就可以精準手術。“這次留學對我的職業生涯有重要意義。”楊浩賢說,此后他幾乎每天都泡在模擬實驗室訓練,同時琢磨開展機器肺癌外科相關研究。當時,美國在機器人手術技術層面已經有很深入的發展,但在患者長期生存領域卻缺乏有說服力的數據。他做了大量文獻調研,寫了論文綜述,向癌癥中心胸外科主任DavidR.Jones教授和機器人肺癌手術權威BernardJ.Park教授提出了科研設想,得到兩人的肯定和大力支持。“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是全世界最早做機器人手術的醫學中心之一,又有長時間隨訪資料,我在此基礎上進行大樣本總結。”楊浩賢說,他精心設計研究方案,對比分析機器人、傳統胸腔鏡及開胸三種手術模式,單因素分析結果發現,與傳統胸腔鏡肺癌手術相比,機器人肺癌手術能夠減少患者疾病復發,5年無病生存率提高了7%。“雖然這一結果需要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加以證實,但已足夠引起對機器人肺癌手術的重視。”“我們進一步分析,其中一個原因是普通胸腔鏡手術因器械限制,清掃淋巴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是復發轉移的重要原因,而在機器人加持下清掃會更徹底。”楊浩賢介紹。2015年回國后,他仍繼續這項研究,2017年成果發表在世界外科領域最權威的雜志《外科學年鑒》上,成為全球第一個系統比較機器人、普通胸腔鏡和開胸三種手術模式長期療效的研究,得出機器人肺癌手術長期療效的令人鼓舞的數據。然而仍有遺憾,這是一項回顧性的研究,采用的是歷史資料。為了彌補,也為了實現超越,2020年起,在中山大學的資助下,楊浩賢牽頭上海、北京、成都、山東、四川等省市的20多家醫院,計劃通過對1000多例患者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比較機器人手術與普通胸腔鏡手術在早期肺癌中的長期療效。“現在已經完成記錄230余例,預計3年實現目標。”楊浩賢滿懷期待,這是該領域全球第一個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我們瞄準國際前沿,完成后,中國機器人肺癌外科將實現從趕潮兒、弄潮兒到領潮兒的蛻變。”讓手術變得更簡單時光如流水,楊浩賢回國時,機器人手術剛好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設備昂貴,數量有限,胸腔鏡手術依然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肺癌微創外科技術。“還有沒有改進的空間?”楊浩賢一直在思考,并決定開拓單孔胸腔鏡肺癌手術。很快,這個追逐機器人手術的青年醫生讓不少人大吃一驚。2017年6月,在2017年度胸外科優秀青年醫師手術大賽中,楊浩賢榮獲肺切除組華南賽區冠軍;一個月后,斬獲全國冠軍。同年9月,他又創造一項紀錄: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切口只需3厘米,手術出血不超過50毫升,患者次日可下床行走,被稱為“微創中的微創”。“我的手是典型的外科醫生手。”楊浩賢說。他的手不大,柔軟而有力。為了增加雙手靈活度,他每天都在模擬器上練習,還刻意用左手打籃球、羽毛球。2018年6月,一位肺癌患者從網上得知楊浩賢在做機器人手術研究,慕名而來。楊浩賢也覺得,自己開展機器人手術的時機成熟了。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他做了精細設計,帶著助手反復推演。中國人與美國人體格不一樣,若按照在國外培訓的方式一成不變,機器手臂在患者體內可能會互相干擾。為此,他將二氧化碳等氣體注入患者體內,利用氣壓擴大胸腔,同時改變打孔位置,成功用機器人手臂將患者肺部病灶切除下來。從這一臺手術開始,楊浩賢就堅持做好清晰錄像,以備研究,這讓他進步神速。某胸外科網絡平臺有一個點擊量很高的教學視頻,實際是他的第三例手術。“相較于傳統的胸腔鏡手術,機器人具有高清三維視野,可以將視野放大10~40倍,清晰地看到人體組織結構。機器人手臂也更加靈活,可360°轉彎,向前后、左右、上下等7個自由度移動,讓手術操作更便捷。”楊浩賢說,許多高難度的手術也能輕松實現。▲楊浩賢(左三)指導外院專家開展機器人手術2020年8月,61歲的陳伯來到中大腫瘤中心找到楊浩賢。他胸部長了個11.6厘米的腫瘤,位置非常刁鉆,沿著上縱隔從胸腔延伸至頸部。胸腔鏡手術操作難度極大,而傳統開胸手術需要從身體右側切入,劈開整條胸骨,暴露胸腔到頸部,才能將緊貼甲狀腺的腫瘤剝離。這樣的手術風險太大,患者很可能下不了手術臺;即使成功,術后康復也會非常緩慢。機器人手術減輕了風險。楊浩賢熟練地操作機器人,在陳伯體內靈活轉動,從胸腔到頸部,抽絲剝繭般將腫瘤一點點地剝離。完整切除后,腫瘤組織被機器人手臂放入特制標本袋,然后在瘤體內置入導流,將囊腫內積液吸出來,再將其完整取出。術后,陳伯身上只留下幾個8毫米小孔,1天后就能自行下床活動。除了高難度,機器人手術能實現精細化操作,在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上有更為突出的優勢。40多歲的患者李叔是羽毛球愛好者,通過精細的手術設計,楊浩賢在李叔身上肌肉的間隙打下小孔,把機器人手臂放進去,既完整地切除了腫瘤,也避免造成肌肉損傷。術后不久,李叔就回到他熱愛的羽毛球場。還有一位女性縱隔腫瘤患者,非常注重形象,不希望身上有明顯的創傷。她還曾做過胸部醫美,因為腫瘤巨大,普通腔鏡手術無法完成微創切除。楊浩賢為她定制了個性化手術方案,分別從胸部邊緣及其他文胸能覆蓋的地方打下小孔,術后恢復,小孔的痕跡幾乎難以察覺。“以往醫療技術落后,肺癌患者只求活下來。隨著技術進步,腫瘤治愈率越來越高,對術后生存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楊浩賢在臨床中發現,每個患者對切口都有不一樣的要求,后來他想,干脆推出“私人訂制”服務。最先體驗的是一位40多歲的女性患者。她酷愛游泳,害怕身上留有明顯傷疤。楊浩賢只告訴她,手術會有3個切口,你想在哪里就在哪里。患者不信,楊浩賢就讓陪護的女兒帶她到廁所,在身上畫出想要的打孔位置。患者出來后,楊浩賢也很驚訝,因為母女倆畫的3個孔兩個與他預想的高度重合:一個在右側乳暈下,一個在乳房外周側面手垂下的地方。只有另外一個,母女倆畫在前方胸骨前,不符合醫學原則,被楊浩賢調整到腋窩下。“很多時候,醫生跟患者考慮的問題很一致。”楊浩賢說。后來,關于切口的位置,他直接將選擇權先交給患者,再進一步幫助修正患者不符合醫學原則的想法,向個體化手術邁出了重要一步。除了實現“私人訂制”,機器人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可以實施遠程醫療。楊浩賢有一個愿望,希望有一天能用國產機器人開展遠程手術,“我在廣州,病人在新疆或其他地區,有設備、有網絡,我就可以做手術,避免了患者長途奔波。”做有溫度的外科醫生這是一個緊張的時刻,也是一個平常的時刻。手術間里,無影燈亮起,手術機器人乖順地等待著。護士將機器人牽引到手術臺前,助手將它的3個機械操作臂和一個內鏡臂分別從預先打開的洞口伸進患者胸腔。一切準備就緒,楊浩賢穩穩地坐在操控臺前,按照事先設計的方案,手腳并用,熟練地指揮機器,裸眼3D加上放大10倍的視野,胸腔內的淋巴結、神經等清晰可見。操作室和手術室被透明玻璃墻分開。操作室對無菌的要求沒有那么高,方便醫生觀摩學習,“零距離”直擊手術操作的每個細節,手術室內的情形也可盡入眼底。操作室內還配有一個超大液晶顯示屏,實時顯示楊浩賢的手術視野。躺在手術臺上的是一位70多歲的老煙民,畫面顯示他的肺部已經沾染了很多“煙熏色”。PET-CT診斷他患了肺癌,有的做法是將肺葉一切了之,但楊浩賢不嫌麻煩,堅持先切除病灶,等待病理確診,以免盲目擴大手術,造成不必要的過度創傷,并且一直在操作室等待。半個小時結果出來,不是癌。還沒真正開始動刀子,手術已經宣告結束。“機器人讓手術變得更加精準,我要盡一切努力避免主觀上的失誤給病人帶來痛苦,不該吃的藥絕不開,不該做的手術絕不做。”楊浩賢說。在不少患者眼里,他是一個奇怪的外科醫生,經常勸人不做手術。馮姨是湖南人,去年體檢發現肺部有磨玻璃結節,她不放心,經人介紹才來廣州求醫,想做微創手術切除。“從檢查結果來看,你的結節沒有增大,定期隨訪就行,不用手術。”聽完楊浩賢的診斷意見,她有些驚喜。▲楊浩賢耐心問診楊浩賢見過太多類似的患者,明白他們的疑惑與擔憂,于是不厭其煩地解釋,勸阻。他說,門診患者大多是磨玻璃結節,可分為三類情況,一是確診肺癌,病情發展快,需要盡快手術治療;二是懷疑肺癌,但病灶小,估計惡性程度低,發展緩慢,如果不增大、不惡化可以不做手術,惡化了再做手術,效果也很好;三是基本確認為良性,隔幾年查一次CT就行。醫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是第二種,楊浩賢見過許多患者因此焦慮,睡不著、吃不香。有位東莞患者被診斷為磨玻璃結節,時常處于憂慮中,有時候甚至想跳樓一了百了。楊浩賢得知后,周末特意開車去患者家喝茶聊天,勸他說:“你如果真的想做手術,我可以幫你做。但作為一個專業醫生,我勸你不要做手術。”一位頂尖外科醫生專門來勸自己不要做手術?患者想了想,這是從來沒有遇見過的場景,一直壓在心里的大石也放了下來。也有無奈的時候。一個30多歲的患者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因為家人不放心,沒有聽楊浩賢勸阻,去其他醫院做了手術,出現術后氣促、氣短的情況。門診時遇到需要特別關注的患者,楊浩賢會記錄下來,定期隨訪。他已經特別關注了數百位肺磨玻璃結節患者的病情、家族病史、用藥史、危險因素、精神狀況等,接近50個子項,有些內容甚至比病歷還要豐富。這些人都沒有做手術,其中很多患者是外院建議做手術的,但楊教授認為沒有必要過度治療,定期復查最符合患者利益。對這些患者,楊教授為他們制定了科學的隨訪方案,不少人因此與楊教授結為好友。“肺是呼吸器官,要切一片肺才能把病灶切掉,哪怕病灶很小,呼吸功能都會下降。”楊浩賢說。即便手術不可避免,他也希望能為患者多做一點,比如避免不必要的過度化療的痛苦。2021年8月,楊浩賢和病理科專家林素暇、內科專家侯雪等人領銜,聯合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和廣東省人民醫院團隊在胸科國際權威雜志CHEST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3厘米以下腫瘤突破臟層胸膜彈力纖維層但未侵犯胸膜表面的非小細胞肺癌(PL1),應歸入T分期中的T1而非T2。這項歷時4年的研究為早期肺癌患者帶來了福音——如果不出現淋巴結和遠處轉移,PL1的I期肺癌患者不需要術后輔助化療,從而避免過度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和經濟負擔。楊浩賢說,他希望把機器人手術做到極致,實現理念超前和技術領先,以更小的創傷救治更多患者。同時,他也希望呼吁、推動減少對肺部微小結節的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為患者帶來更多的人文關懷,“做醫生,不能只做會開刀的物理醫生,還要做有溫度的心理醫生。”編輯:木青 關鍵字標籤:提乳手術費用 |
|